欢迎访问中国食品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小罐头做健康产业 讲诚信带村民致富(1)

发布时间:2022-12-16 10:46编辑:旭阳来源:中国食品日报
自古以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总是与伟岸、剽悍、顶天立地的男人息息相关,与女人似乎没什么关联。然而,在今天,有一个农村女人,她从一位原本感情脆弱、只会相夫教子的小女...

自古以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总是与伟岸、剽悍、顶天立地的男人息息相关,与女人似乎没什么关联。然而,在今天,有一个农村女人,她从一位原本感情脆弱、只会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变成了一位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用微笑化解苦难的坚强女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家庭妇女,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和诚实守信与家人共渡难关,她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在外打工还债一百二十多万元。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她用一位东北儿女特有的质朴和坚毅,记录了一段感天动地的诚信档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诚信的无价,真正做到了一诺千金。得到了全村人的肯定和赞美,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现如今,她又带领村里的姐妹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她,就是黑龙江省勃利县美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海艳。

“不是所有女人都愿意做女强人的,之所以成为女强人都是因为环境所逼出来的,做女强人是件很累的事情。”这是崔海艳经常说的话。

崔海艳出生于大四站镇仁兴村,二十二岁那年,她嫁给了本村的王明海。那是一段忙碌而幸福的岁月,她和丈夫经营着从公公那里传下来的老砖厂。由于砖厂设备陈旧,加之管理不善,老人欠下了20多万元外债。俗话说,父债子还,崔海艳把自己娘家陪送的钱都拿了出来,用于更新砖厂设备和给砖厂工人开资。

眼看着砖厂已经正常运转,出砖量不断提升,这时儿子王立斌又出生了,好日子就要来临。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不久由于砖厂改进生产线,扩建厂房需要砌墙,当时墙基础没有砌牢,眼看着墙就要倒了,一名砖厂工人没能及时躲闪,被砸死了里面,另有一名工人尾椎都被砸碎了,人命关天啊,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可是祸不单行,不到一个月,又一名砖厂工人在码砖跺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红砖垛,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崔海艳两口雪上加霜,砖厂根本就没法生产了,抚恤金、医药费加之接手砖厂的设备更新投资,共一百二十多万元的外债沉甸甸的压在了这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上。

一些人看到崔海艳两口子东山再起的希望不大,纷纷上门讨债,有的把值钱的东西搬走,有的开车拉红砖抵账,有的拆卸设备卖铁,由于没钱偿还,还有人带着自己的亲属上门来闹……我必须做出还债的庄严承诺!柔弱但坚强的崔海艳有个信念,再苦再穷也不能不讲信用,再怎么样都要把欠债还清。她把借每个人的钱都打好欠条,并对大家表示,不管多苦多累,自己一定会把欠账还清。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她说:“自己虽穷,但我要争气,不能让人看扁了。”

怎么办啊,亲属及村里朋友都借遍了,这么些钱咋还啊,砖厂是干不下去了。出去打工还债,夫妇两个人做出了这一艰难的决定。那时农村外出打工的还很少,但是现实的生活不得不让他们夫妇背井离乡。他们把七岁的小立斌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把简单的行李装在化肥编织袋子里,两口子含着眼泪坐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
王明海由于开车技术比较好,在大连找到了给人家开大挂车的活,并深受车主的信任,那时每月能挣700多元钱。崔海艳呢,这个倔强不服输的女人从此昂起了头,什么活挣钱多,她就去做什么活,不管多脏多累都不怕。在儿子读初一的时候儿,她把儿子也接到了辽宁东港,在这里读完了初中,又上了高中。崔海艳白天做建筑工,晚上还要找一些工艺品加工的活回家继续做。白天黑夜连轴转,就是铁打的汉子也有扛不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又熬夜做手工艺品到十一点多,刚要站起来休息一下,谁知道却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惊慌失措的儿子赶忙找来邻居,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医生说,她这是操劳过度加营养不良引起的。在医院打了五天吊瓶后,医生让她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可一想到家里的欠下的外债,孩子读书还需要钱,她在家怎么也坐不住,不顾虚弱的身体,又出现在了工地上。在外打工期间,服装厂、冰棍雪糕厂、建筑工地等都留下了她的身影,还在饭店、小吃部做过服务员,自己还开过麻辣烫面馆,最后又去罐头厂做工人,由于崔海艳勤劳朴实,虚心好学,不久就掌握了做罐头的全部流程,厂里任命她为质检员,这也为她回到家乡开罐头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冰棍雪糕厂打工的时候,由于长时间在冷库里劳动,手脚耳朵都冻坏了,到现在她的额头上还有一块冻坏的印记。

为了早日兑现自己还债的诺言,崔海艳吃尽了常人难以接受的苦痛。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目的就有一个,多多挣钱还饥荒。平时,她生活过得十分清贫,早上自带一些食物,有时甚至吃别人剩下的饭菜,煮清水面条。就这样,她日复一日地干着,将自己和爱人每月的报酬全部积攒起来,除了一部分用于儿子学习和公公婆婆的生活费用外,其余的都用于还债。每到年底返乡,她就在第一时间按照轻重缓急偿还亲朋好友的债务,并逐一在账本上销号。二十多年的还债路,由于她讲信用,立誓要还清账务,很多人都默默理解,还有人看她实在可怜,欠少的就说钱不要了,还有的说不着急。逢年过节她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一点肉吃,她觉得,等还清别人的账,自己才有资格吃肉。就这样,二十多年来,经过她和丈夫顽强的拼搏,目前外欠私人的账基本还清。

儿子王立斌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勤奋好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黑龙江农经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公司工作。在北京工作的立斌,时时不忘家中的老砖厂,每次回到家中,看见爷爷爸爸经营的砖厂变成一片废墟,暗自伤神,他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让古老的砖窑焕发新的活力,带动乡亲们一同脱贫致富。2017年3月,王立斌毅然决然放弃了在北京体面的工作,把人生的风向标锁定了自己的家乡,锁定了祖辈们耕耘的地方。原来这座砖窑占地1200多平方米,四周还有4万多平方米未开垦的土地,杂草丛生,坑洼不平,废墟遍地。王立斌看中的就是老砖厂这块土地,在农村处处现代化的的今天,再也很难找到像老砖厂这样的土地。可以完全肯定,这块土地从来没有被化肥农药所污染,是仁兴村真正的仅存绿色有机土地。在这里搞绿色种植并且不占用集体耕地,还防止了老砖厂的水土流失。学习机械模型设计专业的王立斌对种植业来说,一无所知,但他虚心好学,他结识了一位80多岁的中科院农业专家,老人家特别看重王立斌的朴实劲、聪明劲、勤奋劲,把一生积累的现代棚室蔬菜栽培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了他。

远在外地打工的崔海艳非常支持孩子这一举动,随即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帮助儿子一起打拼创业。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王立斌建起了立体种植实验大棚,培育特种蔬菜,反季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婆婆丁等,广施农家肥,严禁施用化肥、农药,有的作物进行无土栽培。当年大棚喜获丰收,达到实验目标,蔬菜供不应求。2018年,又试种盆栽韭菜,获得成功,订单雪片似的飞来。给城市居民的阳台上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既能观赏又能食用,为扩大再生产,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数据。

大四站镇党委、政府、村两委领导及县发改局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格外重视这个回村创业的大学生,经常深入实验大棚进行鼓励,并送他参加勃利县创业大会,学习典型经验。七台河市、勃利县相关部门领导也多次深入实验大棚,考察杂交蔬菜栽培技术,支持扶持他进行创业。接着又对破旧的砖窑进行了升级改造,废弃的砖窑华丽转身,现在是果蔬飘香、彩旗飘扬、长城垛口、烽火瞭望、荷塘月色、观光旅游、绿色采摘、农家铁锅、休闲垂钓、娱乐健身、鸡鸣狗吠、餐饮食宿、世外桃源,站在窑顶眺望毛公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改造后的砖窑每天在接待着数不清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游玩,每年村里来这里打工的农民都得到了不少的收入。由此王立斌获得了国家、省、市、县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等称号。

老砖厂改造升级完后,崔海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仁兴村的百姓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有恩于我,我该怎样来回馈他们呢,看着村里姐妹们还是在那有限的土地上劳作,每年入不敷出,怎样带领她们一起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呢?以前在罐头厂当过技术员的她突然眼前一亮,何不带领姐妹们做罐头呢,但水果罐头太普遍了,如何做出特色,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呢?
黑龙江省勃利县素有蓝靛果之乡的美誉,蓝靛果还称作“山茄子”,农村人还称它为长寿果,蓝靛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黄酮类物质酚类,它可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同时促进人体的代谢吸收,帮助胃肠道蠕动,加速肠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可以调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也能缓解便秘情况的发生。同时它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各种毒素,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预防、缓解多种流行性疾病以及炎症的发生。蓝靛果的特别价值之处在于果肉中富含花青素,平时吃含花青素的食物,可以补气血,抗氧化延缓衰老,让皮肤细腻光滑。而蓝靛果中花青素含量是抗氧化物质含量最高的水果,除此之外还含有丰富维生素、果糖、果胶、锌、硒及钙等微量元素,蓝靛果可以说是“果中奇品”。

既然蓝靛果有这么高的营养价值,勃利县又有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否能把它做成罐头呢?蓝靛果的盛果期在北方只有短短的夏季近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做成罐头,就可以长期保存,南方的人们也能分享到我们勃利大自然的馈赠,这该有多好啊。以前自己只是年节做过苹果、梨、山楂、黄太平、草莓、菠萝等水果罐头,送给亲属乡亲们,但是用蓝靛果做罐头听都没有听说过啊!儿子立斌也帮助妈妈在互联网上查找制作蓝靛果的资料,根本找不到,一直不服输的崔海艳对儿子说道:“我就要做别人做不来的东西”。说做就做,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站起,不是罐头汤色浑浊,就是保质期不达标;不是味道变异,就是胀罐胖听。经过反复试验,分发大家品尝,蓝靛果罐头终于制做成功了。

为了带动更多的姐妹共同致富,将自己的罐头厂产业做大做强,崔海艳又投资五十多万元,新上了集高压清洗、高温灭菌,自动灌装、打压上盖、装箱封盒贴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罐头生产线,并为自己的罐头注册了“闲秾士”商标,成立了勃利县美华食品有限公司,承包了坐落在吉兴河沟毛公山下的30多垧天然环境蓝靛果基地,这里无农药,无化肥,无工业污染,是真正的纯天然果实,果实颗粒饱满,花青素含量极高。

新上设备工艺先进,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鲜果(每年六月份十日左右)从山上采回来不超过三小时,经过人工精细挑选、纯净水冲洗、质检(透明光镜)、计量、配料、装罐、旋口、杀菌、冲洗、烘干、质检、贴标、装箱、成品储藏(酵期26天)、成品库、产品岀厂。崔海燕生产的蓝靛果罐头没有防腐剂,环保健康,果实整粒、零添加,原滋原味,保留了蓝靛果的全部营养,创造性地提出了蓝靛果新的食用方法,解决了蓝靛果储藏难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无蓝靛果罐头的空白,成为人们保健食品的首选。今年加工生产20万罐,经国家检测,罐头200克/瓶,含花青素268O亳克,比国外日本北海道同类产品还高790毫克!一经投入市场,供不应求,现已远销沈阳、北京、三亚、广州等地,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仅当年,就带动仁兴村30多名妇女就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

省、市、县领导也多次来勃利美华食品有限公司参观指导。2019年1月,在七台河市第二届年货大集优秀参展企业评选中,被七台河市商务局授予优秀参展企业;2022年1月,勃利美华食品有限公司授权沈阳鑫鲜果源贸有限公司为我公司在辽宁省总代理商,授权区域销售蓝靛果罐头产品权利;2022年5月25日被七台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暨第二届“龙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七台河市“邮储杯”创业创新大赛主体赛服务业项目组中荣获优秀奖。

下一步,勃利美华食品有限公司将根据勃利县的生产需要及畜牧业发展,还将生产猪肉罐头、牛肉罐头,食用菌香菇等品种罐头,再增添一道蓝靛果果酒生产线,以此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言忠信,行笃敬。面对生活给予的苦难,崔海艳选择了迎难而上,用柔弱的肩膀默默将责任与义务挑起,面对账本上一笔笔欠款,崔海艳选择了坚守承诺,用粗糙的双手写下“一诺千金”的誓言。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脸上的沧桑,手中的老茧,成为了崔海艳最美的名片。

“坚定信念是做强企业的基石,坚守诚信是推广企业的名片,坚持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这就是崔海艳的创业语录。